帮孩子展现独特学术潜力,让大学申请水到渠成

 
 
 
 

当我们把知识用合理的顺序、恰当的方式串联起来,就能帮助学生提升认知效率,建立成体系的知识图谱,知识就会在孩子头脑里像树一样不断生长、融会贯通。

 

 

 
 
 
 

在明诚,我们用最顶尖的老师,动用一切可能找到的资源,在学习科目、学习难度和学习深度三方面,提供最大限度的个性化和灵活度,帮助孩子挖掘和展现独特的学术潜力。有了这一切,考试分数、出国申请,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韩冬老师

明诚双语国际中学负责人

科学教师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硕士

曾任教于北大附中,生物荣誉课程首席教师

后任职于北京市鼎石学校,为首任科学组组长

毕业学生遍布哈佛、耶鲁、斯坦福

MIT、普林斯顿等顶级名校

并超过200学生进入北大清华

 

目前7、8、9年级在读学生

如有意申请就读明诚国际高中

欢迎与我们进一步沟通。

 

 

扫码添加招生小助手微信

 

以下为韩冬老师专访记录。

 

 

01

海外高校对学术

有哪些要求?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很多家长经常问我:孩子打算出国,怎么保证在各种考试中拿到优异的成绩?是不是各种考试分数越高,就越容易被名校录取?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恐怕大家应该先去了解,海外高校对学术的要求到底是什么?成绩只是一个结果,在这个数字背后,高校看重的是什么?

 

我会给出的答案,有三条。

 

首先,需要让学校相信,你能够高效地建立知识体系换句话说,为什么要读大学?你就是要去建立更好的知识体系,所以要让大学知道,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而你具有足够的学习能力把握机会,真正建立起这样的知识体系。

 

 

这里,校内的GPA往往比标准化考试的成绩更能够集中反应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原因在于,校内GPA更是长期、综合、全面的学习成果。

 

其次,往往被忽略、但却非常重要的是,你需要展示独特的学术潜力什么意思呢?在这一刻,你还很年轻,也许成绩不是最出色的,也还没有拿到著名的奖项,但你能够表现出很强的认知和探索潜力。

 

这种潜力,具体从哪里看出来?比如面试,比如各种学术相关的活动,例如各种竞赛和研究活动。

 

我们在面试的时候,即使是小学生、初中生,也会看到,有的孩子能够对一些事情提出独特的看法,在讨论感兴趣的问题时,眼中会闪现出光芒。这样充满好奇心、有思考习惯的孩子,很可能,会展现出自己的学术潜力。大学招生官的面试其实也是如此。

 

 

最后,才是大家通常关注的,出色的标准化考试成绩。

 

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独特的学术潜力、标准化考试的成绩。明诚双语国际方向的所有教学安排,都围绕这三个目标而设计。而做好这三件事情最核心的基础其实是同一件事:利于学习的思维模式。这同样也决定了一个人终身学习的能力——它又进一步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取得的成就。因此,帮助孩子升级思维模式,是我们最长远的目标。

 

当学生能够不断在学习中完成思维模式的升级,就自然能够高效地建立知识体系,并展示出独特的学术潜力。他的思维高度已经高于一般的考试,拿到优异的考试成绩,是必然的结果。

 

能达到这样状态的孩子,一定能够让大学的招生官眼前一亮。你的申请,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02

什么样的课程

能高效建立知识体系?

 

具体怎么帮孩子升级思维模式、高效建立知识体系?通过课程和教学来实现。

 

在明诚,我们借鉴了各种世界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工具,把最核心的理念、最精华的工具,融合到日常教学之中。

 

其中IB体系是主要借鉴对象之一,也是我本人最熟悉的体系,从2012年我拿到IB教师认证,到现在已经10年了。比如我们的认知论课程(TOK, Theory of Knowledge),就直接借鉴了IB体系里最具特色的核心课程。

 

而我们极具特色的综合科学和综合人文课程,则是基于明诚老师的多年教学经验,同时对标国际先进的课程标准(如科学的NGSS标准)而设计。

 

明诚课程体系示意

 

先以我自己最熟悉的综合科学课为例。

 

明诚的科学课,在覆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同时,对标NGSS(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 美国下一代科学标准)。这可能是全世界公认最先进的一套科学课程体系,甚至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参与了编撰过程,优势不言而喻。

 

但这一体系对老师的要求极高,所以只有教育很发达的地区和非常强的学校,才能用好它。而这一点,正是明诚的优势。

 

每一天,是这些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

向上滑动阅览 | 部分师资介绍

 

韩冬

课程中心负责人

中学部国际方向负责人

科学教师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硕士

曾任教于北大附中,生物荣誉课程首席教师

后任职于北京市鼎石学校,为首任科学组组长

毕业学生遍布哈佛、耶鲁、斯坦福

MIT、普林斯顿等顶级名校

并超过200学生进入北大清华

 

张义飞

学生发展中心负责人

 

本科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商学院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及MIT全球工商管理硕士

具有丰富的国际教育升学经验

曾任教于北大附中

为高中部学生成长与实践中心主任

曾任全球大智汇China Thinks Big(CTB)

全国特等奖教练

曾任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及全球未来领袖基金会导师

曾就职于盖茨基金会及加拿大政府

 

陈开航

心理教师

中学部学生发展中心教师

 

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和哲学系

美国范德堡大学心理咨询专业教育学硕士

曾任北大附中高中部心理教师

清华附中国际部小学部心理教师

具有美国中小学学校心理老师的工作经验

专业的中英双语心理咨询师

游戏治疗师和伴侣及家庭治疗师

 

李晓雨

人文教师

中学部学生发展中心教师

 

本科及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曾任教于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

先后担任初一至高三历史教师、班主任、团委书记

毕业生成绩优异,所教学生曾获得朝阳区第一名

曾获得北京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曾获朝阳区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

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擅长学生工作和青春期心理疏导

 

陈月

科学教师

 

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

在明诚学校开设科学课程

开设日语选修课,并担任导师

参与京都大学药学院创新课程设计与施行

具有丰富的自主课堂模式探索经验

曾获得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二等奖

全国中学生地理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

 

罗丹

数学与信息技术教师

 

毕业于Tufts University

曾在波士顿建筑学院执教

曾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执教 

擅长将计算机程序设计与数学教学融合

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是一名音乐人

带领学生团队深入研究

电子&电声乐器的设计与制作 

将数学建模,电子电路,信号处理

等学科内容有机融合 

让学生在项目中体会数学对于新技术应用重要性

培养探究精神与创造性思维

 

谈毅

数学及科学教师

 

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

在明诚学校开设数学及天文选修课

为AMC数学教练,并担任导师

曾担任中科院科研助理

曾获全国高中物理竞赛二等奖、数学竞赛三等奖

曾在武汉知名学校教授初高中物理和双语数学

指导学生参加加拿大滑铁卢数学竞赛

曾开设科学史课程

致力将自己对学科和生活的激情传递给学生

在教学中重视概念的理解

相信解决问题的技巧必须建立在

对概念坚实,多角度的理解之上

 

陶大江

信息竞赛教练

 

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担任北京大数据基地首席科学家

对培养学生有强烈兴趣

致力于将计算机与所有学科进行融合

培养的多名学生被哥伦比亚大学

卡耐基梅隆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南加州大学、马普所等国际知名大学

或研究机构录取

 

刘毅舟

语文及双语人文教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经济与哲学PPE项目

后赴牛津大学研修古印度学

曾在英国辅导语言学竞赛和文学考试

曾在市重点中学开设人文选修课

熟练掌握多门中西印古现代语言

热爱翻译创作和戏剧排演

“看别人的文字、讲自己的话”

认为语文是与世界经典的双向对话

是立足母语的通情、思辨和表达的艺术

 

邓韵瑜

双语人文教师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科技硕士

多伦多大学IB国际教师认证(在读)

曾任北大附中国际部独立研究性学习部门导师

前探月学院市场营销及学生活动运营策划

专注创新教育

致力赋能和引导学生

成为有自主独立思考、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人

 

李昕桐

语文教师

 

毕业于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

专攻古代文学方向

教学风格活泼有趣

从诗词到卡拉ok

从古文论战到八卦小报

从小说到剧本杀

坐而论道可谈诗词歌赋

躬行实践愿为踏石人梯

希望带领学生感受文学的美好

体会传统文化的精妙

 

李妍

英文教师

 

硕士毕业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育学院

同时掌握法语及韩语

曾辅导学生在全国英文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并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享受学习语言的过程

致力于探索让学生享受课堂的教学实践

 

邵塬

英文教师

 

硕士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对外英语教育专业

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曾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参与国家公派大学生交换项目

曾在著名教育机构深度参与教学体系搭建工作

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为访问学者提供高阶英文教学

曾在美国为难民提供英文教学,支持难民融入社会

 

Victoria Wong

英文及人文教师

 

来自加拿大多伦多

曾在清华附中国际部任教

具有8年中小学英文及人文教学经验

曾开设中学地理及研究性学习课程

曾担任学校排球队教练及校学生会指导教师

 

Andy Wardle

英文及人文教师

 

来自英国,曾在清华附中国际部任教

曾在韩国及中国教授G1-G10年级学生英文

具备音乐天赋,曾在学校开设吉他选修课程

热爱运动,曾担任学校足球队教练

致力于支持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志愿者工作

 

David Dee

英文及英文人文教师

 

来自加拿大

拥有超过15年的教学经验

曾在泰国、韩国、沙特阿拉伯等国执教

曾在北京、上海、海口、常州等地的国际学校执教

主要教授英文文学、世界历史和批判性思维

 

Charmine

英文及英文人文教师

 

来自南非

拥有超过30年的教学及管理经验

曾任某知名双语学校执行校长

在英文和人文领域具有丰富教学经验

关注学生成长

注重在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世界

非常擅长跨文化教学

 

 

明诚从6年级起,就是综合科学。我们以7年级的一个单元为例,讲一讲它“综合”在哪里。先来看一张照片。

 

 

气球把学生的头发吸起来,大家都能看出来,这是最简单的静电实验。这个单元,就从静电开始。

 

我们在讲电学吗?其实不是。

 

我们通过各种小实验研究静电现象,是希望学生建立“电荷相互作用”的概念,也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基本理论模型。这是研究物质科学最基本的模型。

 

在这个思维模型下,下一节课,我们去探究原子的结构。为什么呢?因为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靠静电力来维持的。

 

接下去,我们看第二张照片。

 

 

这个孩子头上是一个辉光球,好多人都玩过,手放在上面一通电,会有电子束,它也会吸引被气球磨过的头发。实际上,这是在模拟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J. J. 汤姆森发现电子的经典实验。

 

通过模拟和分析各种经典实验,学生重演了科学家建立现代原子模型的过程,换句话说,亲自走了一遍人类认知升级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如果调整原子模型的一些变量,比如质子数不一样了,那么,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会呈现周期性的改变,这就是元素周期律。大部分学校在高二才讲这个内容,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并不是必须等到高二,才有能力理解元素周期律。

 

当我们有足够的铺垫,建立了静电之间相互作用的概念,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完全可以很好地理解“元素周期变化”这个知识点。

 

所以,我们从典型的物理课,演变成半化学、半物理,又过渡到纯化学的内容。

 

接下来,不同的原子间如何结合?这是化学键的内容。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我们继续去探究分子结构,比如说疏水性、亲水性,这也是基于静电思维模型而来。

 

讨论完小分子,小分子可以组成大分子,最后,我们会去探究生化分子。我们来看第三张照片。

 

 

这个孩子亲手组装了一个模型,这就是ATP,生命分子。当很多类似ATP的分子连在一起,就是我们现在几乎每天都要测的,核酸。

 

我上学的时候,这是高二生物课的内容。但当我们把这些内容用合理的顺序、恰当的方式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结构,从而建立成体系的知识图谱,7年级的学生就能融会贯通,知识就会在孩子的头脑里像树一样生长,这会大大提升学生的认知效率。

 

所以,有时咱们的家长、甚至我的一些同行,看到明诚的作业和考试题,都会忍不住问,这真的是给初一初二孩子的吗?太吓人了!但实际上,我们的孩子做得很好。

 

我们每一道题、每一个填空,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使用最标准的学术英文来表达。每张图也经过精挑细选,是最标准的科学图示。比如下面这道题目中的图表,看起来不是特别完美,原因是,这是真实的科学实验产生的数据。

 

 

不夸张地说,有的孩子一开始写作业,短短两页A4纸,就要花4-5个小时。尽管一个星期就一次,也已经是很大的挑战。所以学生说:“科学课的作业,总时间不长,但是单位面积用的时间特别长。”

 

这样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而这不但是海外高校在学术上最看重的部分,更是学生未来走得好、走得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作业显得难,还有一个原因:口头表达可以用中文,但科学课的书面文字,比如基础知识、概念辨析、有梯度的练习、有深度的提问,全部要求英文表达。

 

这就是我经常提到的“浸润式”英文学习——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语言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但这绝对不只是为了学英文和出国。更重要的原因是,英文,是科学这门学科的通用语言。

 

 

03

人文课怎样帮学生

建立知识体系?

 

我们的综合人文也是一门非常有特色的课程,以历史为主线,结合人文地理,还包含了一些政治经济的内容。

 

7年级以中国史为主,大部分史料是中文甚至文言文的,所以是中文授课为主。到8年级,以世界史为主,引入大量英文史料,所以将是双语课程。这也同样体现了渐进的、浸润式的双语教学

 

在具体教学设计上,我们也举几个例子。

 

比如7年级的人文课,有一项特别好玩的作业:创造一个文明下面是一个孩子的成果。

 

 

很明显,这是学生自己创造的世界。但可以看到,一张地图的标准,全部达到了。比如说,经线,纬线;比如说,比例尺;甚至一些局部非常精细。

 

这个作业,不光是为了让学生画地图。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去理解文明产生的条件,不同类型的文明会在什么样的不同的地理环境之中产生。

 

 

这就是地理和历史之间的关系。这种综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了非常有深度的学习

 

再举一个例子,也是7年级的人文课大作业。学到宋朝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以北宋东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为主题的游戏。

 

这张图是一个小组设计的游戏LOGO,也可以说是一个“彩蛋”。

 

 

它正着看,是DONGJING东京,倒过来,是menghua,也就是梦华。设计灵感来自于老师提供的参考资料,《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是一本记载北宋都城百姓生活和民俗的重要史料。但如果只是推荐给学生做课外阅读,然后考试,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我们的老师是怎么做的?要求学生根据这本书,去设计一个游戏。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作品,是两个学生一起做出来的,叫做《东都·崛起》。他们做了大量的阅读,加上自己的分析提炼,设计了非常详细的游戏细节。

 

比如建筑的形态,完全是根据史书记载,一笔一笔手绘的。包括货币体系,铜钱、交子、白银、黄金之间的汇率,也来自于史料。

 

为了完成这个游戏,光是参考文献,他们就列了三十多项,可以想象这个阅读量有多大。

 

相关阅读:人文课“孵化”游戏研发团队!13岁孩子的创造力有多强?

 

但同样的,我们的目标不是单纯地考察学生的阅读量,而是经过孩子自己的思考,去做一番新的、有趣的、综合性的表达。

 

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也是明诚重要的教学特色之一。在这方面,我们结合了国家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和IB的能力评价工具。在这里,我只简单地打个比方,方便大家理解。

 

很多人在健身房做过体测,这个报告会记录,每个部位的肌肉含量是多少,体脂率是多少、代谢率是多少,等等。每个人的结果都不一样,健身教练会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

 

明诚学生的学习报告,也是这样。

 

一位明诚7年级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评价报告

 

我们不会用一个唯一的分数,直接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给出多个能力维度的评估,就像一个360度的诊断书。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出反馈和调整。

 

 

04

怎样挖掘和展示

独特的学术潜力?

 

接下来我们看看,怎样帮学生挖掘和展示独特的学术潜力。

 

简单讲,明诚用最优质的师资,发动一切资源,为学生提供三个“个性化”:

 

  • 学习科目上,最高程度的个性化;

  • 学习进度上,最高程度的个性化;

  • 学习深度上,最高程度的个性化。

 

通过这三个个性化,我们能非常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做到:

 

第一,找到自己的独特性。每人一个不同规划,不去跟别人比较,用适合的节奏和方式,找到自己在学术上的兴趣点和专长。

 

第二,充分延伸长板。出国申请当中,有短板没关系,关键在于专长是不是足够长。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首先,我们设置了多达数十门的选修课程。

 

注意,不是课外活动,而是实打实的课程:有标准,有评价,有专业师资。一些选修课我们甚至开设一对三甚至一对一的课程:例如艺术作品集辅导,乐器学习等。

 

 

我们希望学生不仅通过这些课程发展特长,拓展兴趣,更能够体验“为自己的选择而学”的感觉,培养学习内驱力。

 

对于6-8年级的学生,我们明确要求:每个学期至少要选一门艺术和一门体育课。

 

为什么个性化也要有“半强制”的规定?我们不希望学生只选择舒适区的科目,而是努力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尝试。如果不这样做,孩子可能就没有机会,觉察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没有机会投入进去。

 

明诚学生的艺术作品

 

其次,我们对英语、数学等课程做了动态分层的教学安排。分层不是根据成绩来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而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最近发展区间”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学生认知正在成长的那个部分,是他“跳一跳就够得着”的。

 

如果学得太难,孩子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可能在心理上带来负面的反馈。而如果太容易,不必努力就全掌握了,看似成绩突出,但实际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空间

 

最后,也是最具特色的是,我们在高中比很多学校更早地开设AP和A-Level课程——至少有16门AP和12门A-Level课程可供选择。在此之上,还会开设挑战更高的荣誉课程,满足在某一方面有特别学术追求的学生,充分释放学术潜力。

 

 

同时,我们的课程是滚动开放的,也就是说,每一门课在每一个学年都会开放,学生不必非要升到某一个年级才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AP和A-Level课程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对学习进度和节奏的要求。通常,AP需要1年完成1门课程,A-Level需要2年完成1门课程(网上流传的针对不同国家的申请效果属于误区)。

 

这里还需要提一句,大家经常觉得,国内的学校讲得比国外的要深,但实际上,AP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我都辅导过,它的深度往往超过高考

 

一方面,高考往往大量考察特定的计算或技巧,需要长期训练,但这并不代表深度很深。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觉得,国际课程广度更宽,深度就相对浅一些,这其实是更大的误解。实际学习中,深度和广度一定是成正相关的。

 

韩冬老师和部分2013届北大附中毕业学生的合影

他们在2017年从北大毕业时

邀请了韩冬老师参加他们的大学毕业典礼

 

举个例子,我只知道浮力,那就算做几百道浮力的题目,也只是雕虫小技。在动态情形下,比如含有加速度时,浮力会有哪些变化?只深究浮力这一个概念,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拓展知识的广度

 

所以,明诚的教学,同时追求深度和广度。但这个深度和广度,要达到什么程度呢?

 

这需要我们对国际课程的考试有一定的了解。AP、A-Level、IB这样的考试有一个特点:挑战大,但同时容错率高。以AP为例,多数学科卷面达到七八十分就已经是满分5分。

 

因此,我们不会要求学生非要把卷面分数从80提高到95。省下来时间,学生可以更多地进行深入思考,或者进行个人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成长路线。

 

通过这种看似成本极高的方式,我们能够赋予学生极大的自由度,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选择自己舒服的进度、挑战自己适合的难度。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方式下,学生能够尽早做出充分的尝试,才更有机会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机会投入进去,让好奇心转化为学术能力,并在高二申请时,有实实在在的成果展示给高校招生官。

 

 

最后,我们还在校内开设标化考试的培训课程(TOEFL,IELTS,SAT/ACT),以及各类学科竞赛培训及学术类研究项目。明诚从初中就为此配备顶尖教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方式,以最大程度发掘学生的学术潜力。

 

总之,在明诚,我们用最顶尖的老师,动用一切可能找到的资源,在学习科目、难度和深度各方面,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灵活度,来保证孩子能够高效地建立知识体系,并展现独特的学术潜力。

 

有了这些,考试分数、出国申请,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更重要的是,出国绝对不是一个孩子人生的终点。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坚定地相信,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而服务的。帮助孩子进入心仪的高校,是一个新的起点,而我们做的一切,就是他们未来人生,最坚实的基石。